首页 联系我们 人力资源 营销网络 招标信息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天龙文化 企业简介
打破五大迷思 警惕糖尿病在你身边“潜伏”
http://www.lntlyy.com 健康中心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香港《文汇报》近日报道称,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70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总人口比例达15%,这意味着我国高血糖者的比例达四分之一。10多年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多数在50岁左右,但近几年新诊断的患者年龄大多在30至35岁左右,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治疗糖尿病有哪些手段?人们对糖尿病的理解又有哪些误区呢?

  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这一天是胰岛素发现者、加拿大科学家班廷的生日。2007年11月14日,联合国将“世界糖尿病日”改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宣布,2009至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通过有关知识的普及,预防或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有哪些征兆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等,进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据美国《生活科学》杂志报道,疲劳、创伤愈合缓慢、皮肤干痒、脚部感到针刺麻木及视线模糊等也是糖尿病的征兆,但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都对此病有记载,当时称为“消渴症”。

  糖尿病患者体内无法正常合成或使用胰岛素。一个人吃掉的大部分食物会被分解为人体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但如果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葡萄糖就会停留在血液中,而不会被吸收进细胞内参与代谢。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会造成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进而引起很多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病、失明,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已不是“老年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离自己很遥远,是老年病。殊不知,糖尿病可能早已“潜伏”在年轻人身边,伺机而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刘得华指出,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10多年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在50岁左右,但近几年新诊断的患者年龄大多在30至35岁左右,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33亿人,且正以每年7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患糖尿病。

  据刘得华介绍,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原因有多种。首先是遗传因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家族性患病背景;其次是饮食结构改变,例如从植物性膳食转变为动物性膳食,导致了总热量过剩;还有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多吃少动导致肥胖;另外,社会老龄化也导致了发病率的增高。

  “很多年轻人自恃年轻体壮,经常酗酒应酬、暴饮暴食,经常熬夜,再加上缺乏运动等诸多因素造成营养过剩,加重胰岛的负担,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刘得华强调,越是年轻患者越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包括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科普教育五大方面。其中,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前提,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自我监测和科普教育是辅助手段,五大方面相配合才能完满地达到治疗目的。

  

  打破糖尿病五大迷思

  据台湾国泰医院内分泌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莉棋介绍,亚太地区是糖尿病“红色警戒区”。进入21世纪,全世界糖尿病人数以每10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增加,且增加的地方几乎都在亚太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习惯的改变。

  事实上,糖尿病的威胁,很多都是饮食迷思造成的。

  迷思一:我很瘦,不会得糖尿病。

  台湾台安医院营养师李嘉

打印此页】 【返回】 【顶部】 【关闭
 全文快速搜索:
 招商信息检索:
 招标信息检索:
 招聘信息检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138号
关于我们 | 公益活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辽ICP备15018051号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106号1-12-4  丽阳商务大厦A座1204  邮编110057  电话:024-86223333
copyright(c)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wonder
网站的总访问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