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系我们 人力资源 营销网络 招标信息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天龙文化 企业简介
坦然面对失败
http://www.lntlyy.com 健康中心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中国已成为高自杀率国家。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精神抑郁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在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时代,由失败而导致焦虑、抑郁,以至绝望,甚至自杀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奋斗、鼓励拼搏,“勇者不惧”、“匹夫不可夺志”、“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思想,都体现出了一种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不惜慷慨赴死的精神,这是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所一贯彰扬的美好品德。

  也许和历史积留的“状元瘾”太重有关,中国人在观念里喜欢追求第一,追求卓越,不甘平凡落后,蔑视失败者。人们很难将人生理想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因为宥于传统的英雄主义,对人生的客观局限性缺乏理性的认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往往不能从容地摆平心态,而是表现为极端化的特点:胜者王侯败者贼,得即高歌失即休……这样的价值观很容易使人无法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古往今来,很多人在遭遇失败时慨叹天道不公运途艰难,或作“归去来兮”的田园化逃避,无法保持平衡的心态。

  这种忌讳失败的“失败文化”与“失败心理”,不但为今后人生更重大的失败植下了根苗,而且会对人们的心智造成严重危害。

  生命的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所操纵的,梦想的演绎没有边界,而客观世界却强硬而又多变,因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地经历。竞争和拼搏当然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满怀朝气地参与社会竞争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但是,但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种“一条道上走到黑,誓把皇帝拉下马”的做法则是偏执的,这样的人忽略了对自身的关怀和宽容,没有意识到在竞争的同时也要学会审时度势,保持健康的心理。

  虽然中国也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古训,但是,这样的思想与追求成功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比,毕竟过于弱小,而且,这句话的落脚点也还是在期盼着成功。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最终获得成功,有些人的人生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在中国开展对失败的研究,发展具有中国社会及公众心理特点的“失败学”,有着迫切而积极的意义。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冷静的心态正视失败、讨论失败,进行专门的研究,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给失败者以更多的关怀和引导,教会人们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让竞争的压力不再郁结内心而是合理地释放流散开去,最后让“失败学”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知识”和“学问”,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发展“失败学”,就是要从社会和心理的层面,教导人们客观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提高人们的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精神的自我康复能力。

  此外,对于长久存在于公众观念中的程式化的价值观需要进行必要的矫正,让奋斗者在为了梦想而拼搏之前,能够自觉地预先给自己以警示。生命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憾,当你不得不面对自己无力改变的失败时,不要去苛刻地自责,你要明白,在某些时候,“半途而废”和“服输”也是一种理性的人生选择。

打印此页】 【返回】 【顶部】 【关闭
 全文快速搜索:
 招商信息检索:
 招标信息检索:
 招聘信息检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备案编号:辽网药信备字(2025)00138号
关于我们 | 公益活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辽ICP备15018051号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106号1-12-4  丽阳商务大厦A座1204  邮编110057  电话:024-86223333
copyright(c)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wonder
网站的总访问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