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系我们 人力资源 营销网络 招标信息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天龙文化 企业简介
“双信封”挤压,药价卖成“白菜价” 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引发强震
http://www.lntlyy.com 医药法规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10月14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马建忠

  “2010年安徽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一览表”一经公布,国内的主流中药企业就坐不住了。

  自今年7月份“安徽模式”公布以来,便因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而遭致行业的激烈反对。鉴于各地制药企业反映安徽基本药物招标问题的声浪不断,中国中药协会还于近期在京专门组织了研讨会,反对“安徽模式”唯低价是取。

  由于安徽省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在暂停该省旧版基本药物招标方案时,曾公开表示暂停旧方案是为了与国家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文件精神保持一致,且当时先评技术标书、后评商务标书的“双信封”制度已被纳入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研究视野,加上后来“安徽模式”正式采用了“双信封”制度,上述一连串的迹象,让很多在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中失利的企业很是不安,他们担心国家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文件将推广“安徽模式”。

  “这个报价多数企业做不出来”

  此次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采取的“双信封”的招标方式,即参与投标的企业准备技术标和商务标两个信封,技术标包括企业规模、供货能力、质量管控能力等诸多标准,只要药企想参与该省基本药物招标就必须先通过技术标,在商务标的评选过程中则仅考虑价格因素,选取报价最低的几个品种中标。

  除此以外,安徽省为了能够把价格压低,还采用了“一厂一品一规”模式,政府以行政手段取代市场竞争,以一省的份额来换取低价。

  对此,华北地区两大国有制药集团的销售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安徽是国内第一个实行“双信封”制的省份,其做法就是要低价。

  “1g规格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我们报价1.80元,但山东一个企业最终以1.25元中标,这简直是白菜价,1.25元的报价大部分企业肯定生产不出来,即便生产出来了,也没有利润。”国内一家老牌国有制药企业市场部副总经理如是对记者说。

  “但是过分地追求低价,欲把老百姓的用药安全置于何处?我们已经将价格报到了最低,但其他企业报得更低,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照常理,大企业因为规模效应,成本通常会比小企业低。‘安徽模式’过分地追求低价,以价格为导向的片面的政策观把我们大企业‘挤’得非常痛苦。”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中,国内石药集团、广州药业、白云山制药、哈药集团、华北制药等因竞争对手报价过低,中标率都不高。

是否全国推广仍未知

  南都记者10月12日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处获悉,国家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文件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很有可能于近期正式发布。

  于明德表示:“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会不会推广,现在还很难说,但不应该推广。”他认为,双信封是花样,没有实质性意义,本质是唯低价是取。该种模式将会产生一个非常差的结果:即价格太低,最终会伤害到老百姓的利益。

  于明德还指出“安徽模式”中的几个要点都不符合规律,他认为,“一厂一品一规”的做法一旦执行,就会有大量企业倒闭,因为这种做法下只有个别企业才能站住脚,这明显是行政命令的手法。其次,“安徽模式”规定在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是跟招标办签合同,而不是买卖双方。由于招标办不能承担民事诉讼责任,明显与公司法的要求不一致。是以政代企的做法。

  “事实上,安徽的做法,也不是地方保护主义,因为中标的还都是外地的小企业,本地药企的中标量也不是特别大。但由于中标的都是小企业,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偷工减料。最终的结果就是价格降低了,但质量也下降了。”于明德如是对记者说。

模式优劣再争辩

  有医药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安徽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将对普药价格普遍向下带来深刻影响,即便不推广,由于每个省都将参比周边其它省的价格,不断压低普药中标价,也将对其他省的基本药物招标产生影响。

  于明德告诉记者,目前“安徽模式”还仅限在安徽,其他省份还没有照搬的迹象,但目前各地都出现了希望用行政的手法控制价格的做法。比方说,广东省“控制最高零售价、控制实际供货价、控制流通差价率”这一三控做法。

  而九州通集团业务总裁耿鸿武则认为,纵观安徽模式的全过程,其还是在一些领域实现了突破,比方说,“双信封”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质量优先”与“价格合理”的结合;“一厂一品一规”这种量价挂钩的做法,解决了十多年药品中标却没销量的怪现象,使得投标企业可以按照一个省的用量决定投标价格;另外,医疗机构一个品种只有一种选择的政策设计,使得通过回扣竞争进行促销的方式失去了土壤,将有助于抑制商业贿赂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蔓延。

  耿鸿武表示,安徽模式出来后,更多针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省级招标探索会不断深入,国家关于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工作规范也会适时公布。

相关新闻

  中药优质优价与基药限价两政策自相矛盾

  老牌药企陷两难境地

  随着各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步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原先享受优质优价但入围基本药物的中成药企业,当前在各省的招标中的境遇很是尴尬。

  广药潘高寿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向南都记者表示,由于中成药优质优价和基本药物限价政策都是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发改委应该尽快着手处理优质优价与限价之间的矛盾。

  魏大华认为,中成药与化学药是有区别的,中成药同样一个品种,因为缺乏量化的质量标准,往往会有较大的质量差异,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早先专门针对中成药设立了优质优价的政策。但部分优质优价药品在入围基本药物后,实际上已经享受不了优质优价的政策扶持:虽然发改委没有取消优质优价政策,但由于基本药物限价出台在后,当前各省的基本药物招标又以价格为导向,实际情况执行的就是基本药物限价。

  “以潘高寿蛇胆川贝液为例,当初发改委定的优质优价为1.95元每支,但由于是基本药物,目前的最高限价已被定为1元每支。而我们当初的出厂价都在1.2~1.3元每支。如此限价,我们生产得越多,亏损就会越多。”魏大华说。

  据南都记者了解,由于在多个省份、尤其是在安徽及上海的闵行基本药物招标中失利,与潘高寿一样的老牌国有制药企业正在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么报低价中标,以次充好来降低成本;要么就放弃投标,失去市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事实上,除了部分价格虚高的品种外,目前相当一部分基本药物的价格不是虚高,而是虚低。“对于一些价格已经比较低的中成药,发改委不宜再大幅降价,若一味降价,质量好的企业反而会因此被淘汰,剩下来的将是那些低限投料、甚至以次充好的企业。长此以往,极容易再次出现药品质量事故。”

打印此页】 【返回】 【顶部】 【关闭
 全文快速搜索:
 招商信息检索:
 招标信息检索:
 招聘信息检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辽)-非经营性-2020-0089
关于我们 | 公益活动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辽ICP备15018051号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36号  新世界丰盛商务大厦0909房间  邮编110057  电话:024-86223333
copyright(c)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wonder
网站的总访问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