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沪深两市生物医药类个股三季报全部公布完毕,医药板块2009年整体业绩向好的走势再次得到确认。
而同期基金三季报也表明,医药板块稳健的业绩表现正在吸引基金顺势“吃药”。截至9月30日,基金持有医药、生物制品板块的总市值占基金全部持股市值的比例为5.27%,整个板块由二季度被低配0.26%,转为被超配1.14%。
业绩持续向好
日前,中投证券对除创业板外的113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009年三季报作了统计,结果显示,1~9月,医药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8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42%,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天相投顾分析认为,在所有子板块中,医药流通和中药的营业收入比重依然最大,约为28%,但净利润方面,中药行业由37%降至34%,化学药则在保持营业收入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比例从30%上升到了38%,成为医药板块中净利润比重最大的子板块。因此,化学行业表现最抢眼。
不过,中银国际医药分析师贺长明则表示,医药公司的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而收入和毛利的增长更有持续性的意义。因此,1~3季度,医药行业综合表现情况最好的应属中药行业。
东方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淑花在对三季报医药股业绩进行统计后认为,今年医药三季报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公允价值对医药公司业绩的波动仍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次,公司融资仍然是业绩释放的重要动力。另外,有多个公司业绩增速达到30%以上,但多数原料药企业业绩依然大幅下滑。
据了解,一些现金较充裕的生物医药公司在2007年市场高位进行二级市场投资时造成的账面浮亏,已经随着今年大盘走势持续向好而得以扭亏为盈。因受益于公允价值的大幅回升,此类公司三季度业绩呈现出大幅增长。
记者注意到,各大券商普遍指出,基于医药板块业绩好于预期,投资者应该在关注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的基础上,适度再去关注概念性题材。
“医改背景下,医药行业将会出现行业整合的趋势,现金流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目前,医药股的投资需要坚持长期投资的策略,需要具有以时间换空间的持股态度,应该关注医药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贺长明如是认为。
基金加仓
由于医药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不俗,业绩向好已经确定,因此,即便在进攻型的市场风格下,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的基金经理们还是顺势调整了对医药股的配置。
根据证监会行业的分类,医药、生物制品行业流通市值占A股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比重为4.13%,而三季报显示基金持有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总市值占基金全部持股市值的比例已经达到5.27%,即医药板块被超配比例达到1.14%。而就在今年二季度,基金还是低配医药0.26个百分点。
来自天相投顾的研报显示,从持股数量上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基金重仓持股总数比二季度末上升了42.94%;从市值方面来看,基金公司重仓持有的医药股市值合计为301.05亿元,与2009年二季度末相比也增长了56.79%。
该报告指出,与三季度相比,基金重仓持有的医药股新增20家,其中新增中药股8家,为所有子板块之最。不过,上海莱士、天药股份、迪康药业、通化东宝、三普药业和太极集团等6家公司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剔除。此外,医药流通子板块被减持幅度也较大。
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虽说目前市场依旧是进攻型的,但医药因为有甲型H1N1流感等刺激,相对具备了“进攻性”,因此出现被基金超配的情况其实是在市场预料之中的。
“医药板块三季度的业绩好于市场预期,一些政策好于预期以及甲流的流行也对医药板块形成利好。这些都是基金超配医药的理由,基金还是顺应形势调整了配置。”中信建投医药分析师罗樨向记者如是表示。
事实上,受益政策利好和甲流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板块全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将是大概率的事件。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目前已经有西南合成、新华制药、京新药业等多家医药公司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增公告。 |